系所歷史

創系

本校(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為我國第一所護理技術職業教育高等學府,歷來扮演護理健康技職教育先驅者及示範者之角色,亦為國內最早設置培育護理博士的技職殿堂。本校於民國70年改制為國立臺北護理專科學校,並於民國83年升格改制為國立臺北護理學院,本系之前身-「醫護管理系」即為最早創設三系之一(護理系、醫護管理系、嬰幼兒保育系三系)。本系之前身-「醫護管理系」創系之初,分為「護理管理組」及「醫務管理組」,設置二技日間部三個班級,二技夜間部三個班級,本系當時亦配合國內護理界提升學歷政策,提供具護專學歷之五專應屆畢業生及護理人員升學,以及進修至學士學位的進修管道之一。

爾後隨著國內護理教育漸趨專業化,愈來愈多學校成立護理系二技日間部及二技進修部,本系則於此時期之階段性任務漸告一段落。本系自民國83年創系至民國96年改名前為止,已為國內培育大量護理行政人才及醫務管理人才,至今仍在國內各大醫院及醫療院所中服務。鑒於台灣於民國96年推動「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此舉被產官學界譽為「台灣正式邁向生技製藥研發」的分水嶺,爾後政府於民國98年推出「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強化我國在生技產業價值鏈(value chain)的功能及鼓勵本土化生技產業的發展。本系配合國家政策及產業發展趨勢,於民國97年,透過總量管制調整以及總量增額申請,獲教育部核准成立四技學制,並正式更名為「健康事業管理系」,同時保留一班二技日間部作為國內五專學制升學管道之一。由於本校近十餘年來校務漸臻完善,不但辦學卓越且成績斐然,嗣於民國99年8月經教育部核准改名「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下設三個學院,包括:護理學院、健康事業管理學院、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本系當時隸屬「健康事業管理學院」,後因本校進行校內系所調整,該學院於民國103年2月改名「健康科技學院」,至今學院下轄健康事業管理系(所)、資訊管理系(所)、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系(所)、長期照護系(所)以及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所)等五個教學及研究單位。學院強調整合「健康」、「科技」、「管理」與「服務」四大理念,培育健康事業經營管理、健康照護資訊管理、休閒旅遊健康管理、長期照護、語言治療及聽力科學之健康科技領域人才。

於此過程中,本系一度於103學年度曾申請停招本系二技進修部學制,教育部以本系目前為唯一一所國立技專校院健康事業管理系二技進修部為由,駁回本系停招申請,故該學制目前仍然存留。故本系是由原本具護理背景之「醫護管理系」,轉型成目前「健康事業管理系」,與其他技專校院之相近系所成立脈絡有所不同,學制多元也是歷史演變下的結果,本系師生戮力達成教育部賦予本系之教學目標。自民國97年改名「健康事業管理系」以來,積極推動系所轉型,本系培育的學生不僅能在醫院及醫療機構中任職,也可以走出醫療體系,邁向更廣闊的醫藥產業中發展。本系目前專任(案)教師共計16人(含4位專案教師),根據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資料,本系112學年度在籍學生人數為624名,其中大學部(四技及二技日間部)計481名,碩士班70名(含碩士班一般生28名、碩士在職專班40名、國際碩士班2名),二技進修部73名。

歷史沿革

1996年遷至城區部

1999年增設醫護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2000年增設護管組日間在職班

2008年更名為健康事業管理系同時增設四技大學部

2010年增設國際護理管理學士班(2015年停招)

2012年增設碩士在職專班

2021年遷回校本部學思樓8-10樓

2023年增設國際碩士班

目前大學部 設有二技日間班2班、進修部3班 四技日間班8班 碩士班 日間2班 在職專班2班 國際班2班 專任教師有12人、學生共有 617人

系所沿革時間圖

1994

本系成立於1994年原名為醫護管理系(二技大學部)(下設護理管理及醫務管理兩組)

1996

遷至城區部

1999

增設醫護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2000

增設護管組日間在職班

2008

更名為健康事業管理系同時增設四技大學部

2010

增設國際護理管理學士班(2015年停招)

2012

增設碩士在職專班

2021

遷回校本部學思樓8-10樓

2023

增設國際碩士班


最後更新時間:2023/11/23 19:04